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辣椒-伊伊人成亚洲综合人网7777-国产精品无码专区av在线播放-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人妻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電力發展規劃》(京管發〔2022〕14號)

力安科技3年前 (2022-07-23)支持與服務3704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關于印發《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電力發展規劃》的通知

(京管發〔2022〕14號)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員會
2022年6月
目錄
前 言 ()
第一章 發展基礎及面臨形勢 ()
一、取得成績 ()
二、面臨形勢 ()
第二章 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
一、指導思想 ()
二、基本原則 ()
三、電力供需趨勢分析 ()
四、2025年發展目標 ()
五、2035年遠景目標 ()
第三章 主要任務 ()
一、構建多元供電體系,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
二、打造堅強智能電網,提升供電保障能力 ()
三、增強電網調節能力,提高系統運行水平 ()
四、穩步實施電能替代,創新便民服務舉措 ()
五、夯實安全保障基礎,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
六、加強重點區域布局,支撐經濟有序發展 ()
七、推動新技術示范應用,助力系統智能化轉型 ()
八、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穩妥推進市場建設 ()
第四章 保障措施 ()
一、建立協同機制 ()
二、細化任務落實 ()
三、加強政策支持 ()
四、強化評估調整 ()
五、注重宣傳引導 ()
第五章環境影響分析 ()
一、強化環保制度 ()
二、預期效果分析 ()
前 言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北京市率先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開局起步期。電力作為支撐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礎能源產業,是城市運行的重要生命線,首都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直接關系到首都安全與發展。為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國家能源安全戰略以及北京市“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十四五”時期,北京市將以《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為總領,以首都能源安全可靠供應為著力點,打造安全韌性、綠色低碳、能力充足、智能高效的新型電力系統,編制《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電力發展規劃》對指導首都電力發展、服務首都經濟建設、改善社會民生將起到積極作用。
本規劃根據《國家“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綱要》《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城市管理發展規劃》編制,是北京市“十四五”市級專業規劃之一。規劃基準年為2020年,實施期限為2021—2025年,規劃內容將作為“十四五”時期北京市電力發展的主要依據。
第一章 發展基礎及面臨形勢
一、取得成績
“十三五”期間,本市積極穩步推動電力基礎設施建設,城市供電能力大幅提升,網架結構更趨優化,供電可靠性顯著提高;城市發電更加清潔,綠電消納比重不斷提升;“清空計劃”扎實推進,能源消費結構加速轉型,市民生活質量明顯改善;安全保障基礎不斷夯實,城市供電保障能力大幅增強;電力體制改革舉措穩步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電力清潔發展水平大幅提升
“十三五”時期,北京最后一座燃煤電廠華能北京熱電廠停機,調整為應急備用機組,北京成為全國首個全面實現清潔能源發電的城市;建成投運華能三期、上莊、通州北燃熱電廠,新增裝機149.1萬千瓦;新增光伏、風電、生物質等發電裝機80.9萬千瓦,全市發電總裝機達到1315.6萬千瓦,較2015年底增長21.8%,其中,燃氣機組裝機達到997.9萬千瓦,增長17.6%;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218.1萬千瓦,外調綠電規模不斷擴大,2020年底全市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總量達187億千瓦時,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水平顯著提升。
(二)電網供電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十三五”時期,北京地區最大用電負荷達到2356萬千瓦,較2015年增長26.9%;全社會用電量達到1166.4億千瓦時,較2015年增長22%。建成5大外受電通道工程,達到12通道26回路,輸電能力3100萬千瓦,較2015年底提升82%,至“十三五”末,北京環網四個方向均有主力通道送電,為首都電力可靠供應提供了重要保障。建成(擴建)500千伏變電站5座,新增變電容量965萬千伏安,較2015年底增長35%,形成外圍8座500千伏變電站構成的雙環網架構,內部4座負荷站深入市區供電,網架結構更加堅強可靠。新建220千伏變電站30座,擴建增容16座,新增變電容量1473萬千伏安,新增線路長度959公里,至“十三五”末,北京電網共有220千伏變電站100座,220千伏電網層面形成“分區運行、區內成環、區間聯絡”七大供電分區。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電力發展規劃.png

圖1 本市全社會用電量和最大電力負荷
(三)城市供電可靠性明顯加強
新建110千伏及以下變電站93座,新增變電容量979.1萬千伏安,110千伏變電站多方向電源率提升至52%,實現了配電自動化覆蓋率達100%。聚焦首都功能核心區等重點區域,積極推動“架空線入地”工程,共完成212公里主次干路及支路電力架空線入地,城市市容市貌得到明顯改善;全市供電可靠率99.995%,首都功能核心區供電可靠率99.9977%。天安門地區、大興機場、CBD核心區、金融街等重要區域年戶均停電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
(四)節能減排取得顯著成效
“十三五”以來,本市加大電廠的環保改造力度,繼續推進煤電機組關停,積極實施節能技術改造,截至2020年底,陸續完成了包括北京京橋熱電、北京京豐燃氣發電、國華燃氣熱電等機組改造,節能效果顯著。11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綜合線損率降至5.95%,較2015年下降9.3%。截至2020年底,加速實施北京地區“煤改電”配電網建設工程,涉及用戶86萬戶,每個采暖季可減少散煤燃燒344.8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896.55萬噸、二氧化硫8.27萬噸、氮氧化物2.42萬噸。
(五)民生用電獲得感得到明顯提升
穩步推進老舊小區配套電網改造工程,完成改造147個老舊小區,涉及9.6萬戶,極大改善了小區居民的用電質量。加速實施農村“煤改電”配套電網改造工程,完成2111個村、86萬戶的改造任務,用戶平均故障停電時間由197分鐘縮短至46分鐘。推進充電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建成適度超前、車站相隨、互聯互通、智能高效的充電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建成充電樁23萬個,形成全市平原地區平均服務半徑小于5公里的充電網絡。積極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新舉措,實現接電環節從6個降至2個,低壓接電時長由平均45天壓減到8個工作日以內,線上報裝、“三零服務”等改革舉措被國務院列為典型經驗向全國推廣;“獲得電力”水平提升至12位,極大優化了營商環境。
(六)安全應急保障基礎不斷夯實
安全應急組織管理體系逐步健全,市級、區級、企業三個層面責任分工更加明確。建立完善“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上下對應、內外銜接”政企預案體系、“1+26+14”應急指揮中心、救援駐地等指揮救援體系,組建“市級綜合、專業公司和基層搶修”三級電力應急救援隊伍。依托智能安全生產管控平臺等信息化手段,實現多專業、多業務全過程監管,大幅提升智能化安全監管水平。
(七)電力體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
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和價格機制改革的決策部署,推動電網輸配電價核定工作,根據國家要求,本市制定了第一監管周期2017—2019年、第二監管周期2020—2022年北京電網輸配電價執行文件。逐步放開競爭性售電業務,出臺市場準入相關政策文件,逐步放開電力市場,穩步推進市場化交易工作。“十三五”期間,北京地區累計準入3批次電力用戶527家,售電公司29批次194家,達成市場化直接交易電量309億千瓦時。通過開展綠電交易,實現冬奧場館交易結算電量0.97億千瓦時,實現了冬奧場館和配套附屬設施100%綠電供應,兌現了綠色冬奧莊嚴承諾。落實電力交易機構規范化建設。2019年10月底,批復《首都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規范化建設建議方案》。2020年,完成首都電力交易中心股份制改造工作。穩步推進延慶增量配電網試點工作,已完成配電區域劃定、項目業主確定,并取得了電力業務許可證。
二、面臨形勢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邁進的關鍵時期,是北京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的關鍵時期,電力行業的發展也將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型。在深入推進能源革命和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關鍵時期,電力行業的高質量綠色低碳發展、能源結構的優化調整、電力體制改革的加速推進、人民對供電服務質量的更高要求,給電力發展和電力安全保障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極端環境對電力應急體系建設提出更高標準。外部能源供給不確定性因素增多,同時,近年來極端天氣多發頻發,對電力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增強常態情景下的電力供應穩定力,提高應急情景下的應變力,加強極端情景下的恢復力,建設具有快速修復能力的“韌性城市”電網,助力北京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應急體系建設和保障供應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要求。
(二)“雙碳”目標給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帶來新要求。“碳達峰、碳中和”戰略是我國實現能源深度變革、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對加快推動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和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提出了新要求。北京電網作為典型受端電網,新能源大規模發展、終端電氣化加快實施,均將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提出新課題,需要統籌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夯實電力基礎設施,加強技術研發應用,切實提升電力系統韌性,發揮常規電源和調峰電源的重要支撐作用,做到先立后破。
(三)高質量生活為電力發展指明新方向。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人民更加關注生活品質。電力作為重要基礎能源,直接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構建堅強可靠智能電網,提高供電可靠率,實現充足、安全、可靠電力供應,提升便民優質服務舉措,進一步增強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已成為電力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方向、新動力。
(四)科技創新為電力發展帶來新機遇。根據《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部署,“十四五”期間電力行業發展將更加重視5G、人工智能、區塊鏈、綠色低碳技術等先進技術在電力領域的應用,為電力行業進一步向綠色、智慧、便捷轉型發展注入新動力,為電力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支撐。
(五)電力體制改革締造電力發展新格局。自《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及配套文件發布以來,電力體制改革穩步推進,電力市場雛形基本建立。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加速實施,配售電主體更加多元、價格形成機制更加透明、市場交易模式更加靈活、市場競爭環境更加公平,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將得到充分發揮,電力發展需充分銜接電力體制改革進行謀劃布局。

第二章 總體要求和主要目標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首都發展為統領,以落實“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部署、實施“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為目標,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導向,立足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定位,以實施《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北京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和《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城市管理發展規劃》為統領,以保障電力充足供應和安全可靠運行為核心,以能源電力綠色低碳發展為主線,以科技賦能助力電力高質量發展為支撐,堅持系統觀念、創新驅動,推動項目落地,構建安全韌性、綠色低碳、能力充足、智能高效的新型電力體系,加快提升首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實現首都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提供有力保障。

二、基本原則

安全可靠,堅強智能。堅持底線思維,將確保首都供電安全作為電力發展的第一要務,著力提升系統韌性,提高電網應急保障能力。構建智能堅強電網,加強電網智能化、信息化建設,提高電網安全運行水平,滿足城市快速發展的高質量用電需求。

清潔高效,綠色低碳。堅持電力綠色低碳發展,逐步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穩步實施電能替代,促進電力供給和消費端結構升級,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納水平。

區域協同,資源共享。立足北京能源供應實際,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著力推動區域電力資源共享,電力基礎設施互聯互濟,增強首都電源支撐能力,提升電網運行穩定性。

重點保障,協調發展。圍繞首都產業結構調整和空間布局,聚焦重點地區,優化區域電網布局,建設堅強局部電網,實現主配網協調發展,進一步提高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副中心及其他重點功能區電力保障。

深化改革,完善機制。結合北京電力市場發展實際,堅定市場化改革方向,推進電價改革,完善市場化交易機制,培育多元市場主體,提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水平,促進電力資源進一步優化配置。

三、電力供需趨勢分析

“十四五”時期,復雜的國際環境、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疏解整治促提升行動將持續影響經濟發展。隨著現代產業體系、數字經濟加快發展,5G、智能制造、高端制造等產業加速布局,“三城一區”等重點區域快速發展,電力需求潛力將得到明顯釋放。綜上預測,“十四五”時期北京電力需求將保持持續增長趨勢,預計到2025年,本市全社會用電量為1400億千瓦時,年均增長4.2%,最大電力負荷為3300萬千瓦,年均增長7.6%,“十四五”末期需要外受電力約2800萬千瓦。

四、2025年發展目標

到2025年,北京電網結構更加優化,安全韌性不斷增強,電力保障能力明顯提升,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規模進一步擴大,首都電力供應更加充足,重大活動舉辦更有保障,城市運行更加平穩有序,首都市民用電更加可靠便捷。

(一)電源結構

到2025年,北京本地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533萬千瓦(含應急備用電源),可再生能源裝機435萬千瓦,占總裝機比重提高到28%左右。到2025年,外調綠色電量300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到21.4%左右。

(二)電網建設

外受電通道。到2025年,北京電網500千伏外受電通道由目前的12通道26回路增加到18通道37回路,新增6通道11回路,外受電通道輸送能力達到4300萬千瓦。

主網架。主干電網形成“一環—九區—六深入”的網架結構,220千伏形成九大供電分區,實現“分區運行,區間聯絡”,形成結構合理、運行高效、安全可靠的堅強電網,保障適應大規模區外受電及新能源消納需要。

配電網。新增(改造)110千伏及以下變電容量1461萬千伏安。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經濟高效、靈活先進、綠色低碳、環境友好的智能配電網。全市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6%,電網高峰負荷削峰能力達到最高用電負荷的3%—5%。

(三)電能替代

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占比達到29%。2025年末,全市充電樁總規模達到70萬個,換電站規模達到310座。平原地區電動汽車公共充電設施平均服務半徑小于3公里。

表1 “十四五”電力發展目標

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電力發展規劃.png

五、2035年遠景目標

展望2035年,北京地區電力需求持續穩步增長,最大負荷預計達到4000萬千瓦,依托19通道40回路500千伏外受電通道予以保障。全市基本實現無煤化(應急除外),綠電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到35%以上。北京電網打造成為網絡堅強、結構合理、運行靈活、綠色智能的世界一流電網。

第三章 主要任務

貫徹落實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和“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著眼首都功能定位,以打造新型電力系統和高可靠韌性電網為目標,加速推動電力設施建設,夯實保供基礎,增強調峰能力,注重科技應用,創新便民舉措,構建安全、低碳、綠色能源保供體系。穩步推動電力體制改革,發揮市場資源配置作用,維持企業正常經營,助力電力穩定供應。

一、構建多元供電體系,促進綠色低碳發展

按照《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因地制宜開發本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積極引進外埠清潔優質能源,提供更穩定安全的能源供應保障”的總體要求,以到2025年“碳排放穩中有降”為目標,把握綠色低碳發展方向,進一步優化電源結構,推動可再生能源開發,加強域外能源合作,全面提升本地電力供應能力和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水平,形成新型供電保障格局。

加快推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加快實施“六大陽光工程”,圍繞城鎮建筑、基礎設施、商業綜合體、產業園區、現代農業等領域,開發“光伏+現代產業”、建筑光伏一體化(BIPV)等分布式光伏項目。大力推進官廳、青灰嶺等集中式風電項目擴建擴容;結合低碳園區、零碳村莊,試點推進分散式風電項目開發。加快推進大興、順義垃圾焚燒發電,高碑店、小紅門等再生水廠污泥沼氣發電項目建設,“十四五”期間并網投運。研究推進懷來—官廳14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前期工作,力爭早日開工建設,“十五五”期間建成并網。

大力推進域外進京綠電能源基地建設。積極引進外埠清潔電源,深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能源合作,有序布局周邊可再生能源基地,積極推進環首都風電基地建設,支持晉蒙等區域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設。研究推動“吉電入京”特高壓通道以及大同、赤峰等千萬千瓦級可再生能源基地及送出通道的前期工作。重點支持推進上都電廠、托克托電廠、蔚縣電廠、岱海電廠等風光火(儲)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探索建立“域外資源開發、綠電定向輸送、本市定向消納”的綠電進京新模式,逐步提升本地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水平。到2025年外調綠色電量達到300億千瓦時。

布局跨區(域內)應急備用電源。堅持“穩供應、保裕度”原則,著眼經濟發展需求,強化省際能源合作,研究推動跨區(域內)應急備用和調峰電源項目建設,提升電力供應、調峰能力以及事故后系統暫態穩定水平。支持研究推動京能涿州電廠二期、國華三河電廠三期、華電香河燃氣能源站、華電(固安)綜合能源供應項目建設,推進項目接入方案等前期研究論證,提升電網應急備用、調峰能力。

二、打造堅強智能電網,提升供電保障能力

統籌華北區內(外)電力資源,依托特高壓電網和大型能源基地,強化北京“環網支撐、多點注入、就地平衡”網架結構,結合全市重點區域和各區城市分區規劃,布局一批電力工程,進一步優化網架結構,提高分區電網互倒互帶能力和供電可靠性。

加快外部送電通道建設。加快推進北京西至新航城、北京東至通北、廊坊北至亦莊等500千伏線路工程建設。到2025年,北京電網500千伏外受電通道由“十三五”末的12通道26回路增加到18通道37回路,外受電通道輸送能力達到4300萬千瓦。安全性達到“N—1”水平。

完善500千伏主網結構。持續推進通州北500千伏輸變電工程、CBD500千伏輸變電工程、豐臺500千伏輸變電工程3項;規劃新建亦莊500千伏輸變電工程、科學城500千伏輸變電工程2項;至2025年,北京500千伏變電站總數達到17座,新增500千伏變電容量1290萬千伏安,500千伏變電容量達到5015萬千伏安,滿足首都用電安全供電需求。

優化220千伏電網結構。“十四五”期間,規劃新建(擴建)變電站38座,其中,新建變電站29座,擴建變電站9座,新增變電容量1374萬千伏安。至2025年,北京電網220千伏變電站達到129座,變電容量6466萬千伏安。2025年形成“分區運行、區內成環、區間聯絡”的九大供電分區。

增強配電網供電保障能力。“十四五”期間,北京地區新建110千伏變電站141座,擴建增容110千伏變電站18座,新增主變307臺,新增變電容量1425萬千伏安。新建110千伏線路361條。規劃新建35千伏變電站4座,改造35千伏變電站2座。北京地區配電網在供電質量、供電能力、網架結構、智能化水平和裝備水平較2020年進一步提高;全市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6%;配電自動化覆蓋率、智能電表覆蓋率水平均達到100%。

三、增強電網調節能力,提高系統運行水平

加快推動北京電網調節能力建設,著眼電源側、電網側、用戶側綜合施策,通過實施機組靈活性改造、熱電解耦、新建儲能設施、加強電力需求側管理等多種技術措施,增加調峰能力,提高電力系統安全運行水平,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首都電力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

加強調峰設施建設與改造。研究編制《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新型儲能發展規劃》,建立健全儲能系統建設運行標準體系與運行機制,推動儲能電站規模化建設,構建電網統一調度模式,提高電力系統調節能力,探索建設有利于儲能發展的市場交易和價格機制,引導儲能設施積極參與市場調節。加快實施本市燃氣電廠機組靈活性改造和熱電解耦,進一步優化機組運行模式;試點推動燃氣鍋爐+電鍋爐供熱技術應用,增強電力系統調節能力。2025年,電網調峰能力將進一步得到提升。

培育電力需求響應市場。出臺北京市虛擬電廠建設指導意見,完善需求響應和負荷調控技術平臺功能,研究制定市場運行規則及支持政策,引導全市各行業電力用戶參與虛擬電廠構建,建立調節性(可中斷)電力負荷資源庫,充分挖掘電動汽車、電采暖、空調、儲能等柔性負荷,并探索5G基站、充換電設施等潛在可調節資源共同參與,實現源網荷儲協調互動,力爭到2025年,電網高峰負荷削峰能力達到最高用電負荷的3%—5%。

推動電動汽車智能充放電。完善負荷高峰時段電動汽車有序響應市場機制,探索設計電動汽車參與電力市場的商業模式,積極引導電動汽車用戶參與電力系統調峰。推廣電動汽車智能有序充電技術,探索智能充放電技術應用模式,開展智能充放電試點建設;鼓勵運營商參與充電樁智能化升級改造,推進居住區、企事業單位、工業園區、公交場站、物流園區等場景有序充電,引導車輛有序充放電,增強新能源消納能力與電力保障能力。

加強綜合能源服務管理。聚焦商業樓宇、工業園區等領域,積極拓展用能診斷、能效提升、多能供應等綜合能源服務,以能效提升、分布式新能源開發利用為重點,推動公共用能領域節能降耗,注重電網發展和節電措施并舉,有序發展城市景觀照明和燈光秀,開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昌平未來科學城、懷柔科學城、朝陽CBD、麗澤商務區等重點區域的綜合能源示范建設。到2025年,建成北京市智慧能源服務平臺,綜合能源服務管理廣度和深度有所提升,重點企業能耗水平顯著降低。

四、穩步實施電能替代,創新便民服務舉措

立足北京市“碳中和”近期目標和愿景目標,以“以電代煤”“以電代油”“以電代氣”為抓手,構建新型電力消費結構,不斷提高電能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提升終端電氣化水平,實現能源消費轉型升級。加快補齊電力保障短板,逐步提高供電服務質量,滿足百姓生活用電需求。

穩妥有序推動山區“煤改電”。科學規劃山區電網,全面提升供電保障能力;探索空氣源熱泵、地源熱泵、蓄能式電暖器、新型制熱材料以及多能互補式供暖系統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模式,完善“煤改電”建設、運營補貼政策,遵循“先立后破”原則,在電力供應充足的前提下,穩妥有序推動房山、門頭溝、懷柔、平谷、密云、延慶等山區“煤改電”工程實施;健全山區“煤改電”用戶供暖保障機制和應急搶修體系,提高農村供電服務水平。到2025年,基本實現山區采暖無煤化。

優化布局充換電設施。加速推動公交、環衛、出租以及公務用車電動化替代,鼓勵貨運、租賃車輛電動化市場發展,挖掘私人乘用車電能替代潛力;按照“優化布局保增量、規范管理活存量、問題導向補短板”的總體發展思路,構建“以居住地、辦公地充電為主,社會公用快速補電為輔”的充電設施網絡,形成效率高、體驗優的服務體系,力爭到2025年,全市充電樁總規模達到70萬個,換電站規模達到310座,平原地區電動汽車公共充電設施平均服務半徑小于3公里。有序推動首都功能核心區加油站向充電站、換電站轉型。推動在“三城一區”等區域建立充電示范區,構建鄉鎮公共充電基礎保障網絡,滿足農村農民、鄉村旅游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穩步推進氣電聯動轉型。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原則,加快推進“液化石油氣改電/天然氣”。挖掘商業餐飲、企業/學校食堂,以及家庭電廚炊、電洗浴等領域電能替代潛力,探索“以電代氣”商業模式,推動首都功能核心區商業餐飲電氣化改造,試點開展中小學校園“氣改電”。到2025年,實現首都功能核心區、昌平“回天地區”等重點區域非居民液化氣鋼瓶清零,餐飲商戶“以電代氣”改造數量達到一定規模。

持續推進電力消隱工程。綜合統籌城市更新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進一步創新改造模式和工作機制,有序推進2000年以前老舊小區配電網更新改造,同步應用智能化監控技術,提升市政服務保障能力;系統梳理并實施電網隧道/管道結構性隱患治理。結合本市綜合管廊建設、重大項目和重點任務建設,銜接城市更新、背街小巷精細化整治提升等重點項目,統籌推進首都功能核心區電力架空線入地工程。

優化首都電力營商環境。應用區塊鏈技術實現電力與政務電力數據共享,政務服務更加便利化、智能化。推動京津冀一體化用電服務辦理,降低跨省用電服務辦理成本,實現電力業務一網受理、協同辦理、綜合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公開機制,豐富服務信息公開渠道,提高信息公開透明度,開展多渠道精準推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務。

五、夯實安全保障基礎,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深化完善電力安全管理和應急保障體系建設,建立健全安全風險管控機制,強化電力應急能力儲備,進一步提高電力風險防控水平及突發事件應對能力,最大程度減少電力突發事件造成的損失和影響,為實現電力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研究完善安全管理工作體系。結合當前電力行業安全管理實際,明晰行業安全管理職責,厘清安全管理界面和內容,建立健全行業安全管理規范、標準、機制及工作流程,開發應用電力行業安全管理信息化平臺,形成部門協同、政企聯動、多方配合的安全管理工作體系。加快修訂《變配電室安全管理規范》地方標準,探索配電室智能運維管理新模式,通過強化技術保障服務,提升供用電安全水平。

建立健全安全風險管控機制。研究構建行業管理部門推動、相關部門配合、企業主動負責、社會協同參與的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夯實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完善整改治理、跟蹤督辦、責任追究等工作制度,強化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斷夯實企業安全生產基礎,切實提升風險防控和安全保障水平,降低生產安全事故發生概率。

深入推動應急保障體系建設。結合北京特大型城市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新的風險與挑戰,持續深化電力應急保障體系,不斷夯實應急裝備、搶修物資和隊伍保障基礎,加大新技術、新裝備研發應用,強化應急工作聯動機制,完善極端情況下應急處置預案。布局建設屬地應急駐點,全市范圍內構建1小時應急駐點網絡。開發應急管理信息系統,規范應急處置流程,提升應急響應處置水平。

穩步提升電力應急保障能力。強化多源點、多方向“黑啟動”應急保障能力,加快推動部分電源實施“黑啟動”功能改造和孤島運行技術改造,優化調整“黑啟動”恢復路徑,構建首都電網“黑啟動”恢復供電網絡。開展燃氣電廠、電采暖設施“氣—電耦合特性”分析及連鎖故障“多能互補”應急處置和燃氣管網故障場景下機組緊急調度策略研究,提升電網抗擾動能力。開展自備電源配置相關政策研究,有序引導全市二級及以上重要用戶按標準實施外電源改造、加裝應急保安電源,切實提升突發或巨災情況下重要用戶自保自救能力。

六、加強重點區域布局,支撐經濟有序發展

為保障重點功能區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發展,繼續加強統籌規劃高質量配套電力設施布局,積極引入先進技術打造智能化供電網絡,大力推動功能區綠色高效智慧轉型,促進重點功能區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

突出首都功能核心區電力保障責任。“十四五”期間將進一步完善首都功能核心區電網結構和變電站設施布局。鼓勵有條件建筑屋頂實施分布式微能源網和分布式太陽能利用,有序推進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和節能改造,推動實施老舊磚混隧道綜合整治,提升安全供電水平。2025年,首都功能核心區的重點用戶、重點區域供電可靠率達到99.9999%。

打造城市副中心堅強綠色電網。城市副中心處于增量發展階段,將加密區域變電站布局,提高區域電網安全保障能力。至2025年,規劃建設500千伏變電站1座,220千伏變電站4座,110千伏變電站25座。結合城市建設與改造升級,分年度、分區域推進配網建設改造。推進分布式智能電網試點,大力推進光伏發電與城市設計的有機融合,建成行政辦公區二期光伏發電工程。

加快重點區域配套設施建設。建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綠色低碳發展示范區,持續完善該區域電網骨架,強化與廊坊、固安、永清等區域的電源聯絡。重點推進懷柔科學城規劃區域配套電力設施建設,打造高可靠性配電網示范區,建成國際一流綠色智慧能源系統。至2025年,規劃建設500千伏變電站1座,220千伏變電站2座,加快推進懷柔科學城東、永勝等110千伏變電站建設,打造高可靠性配電網示范區。科學謀劃亦莊新城電力設施建設,至2025年,規劃建設500千伏變電站1座,220千伏變電站3座,110千伏變電站20座。完善昌平未來科學城區域電力設施布局,新建科星220千伏變電站,增強區域能源保障能力。高標準兌現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綠色可持續性承諾,場館運行、充電樁、人工造雪全部使用綠色電力,力爭冬奧賽區及場館綠色電力使用率達到100%。

七、推動新技術示范應用,助力系統智能化轉型

通過先進信息通信技術在電力領域的融合應用,在提高電力系統智能運維水平、打造智慧用能園區、創新綜合能源服務模式、推動電力領域區塊鏈應用等方面實現新的突破,釋放電力技術創新引領效能,驅動電力行業發展進一步向智能化、智慧化、便捷化邁進,為城市電力發展注入新動力,強化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

實施“多站融合”示范項目。基于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融合變電站、數據中心站、充換電站、儲能站、5G基站、北斗基站功能于一體,支撐堅強智能電網業務,培育能源互聯網市場,推進共享型企業建設。

推動綜合能源服務示范建設。在北京市重點區域,利用電力物聯網技術推動區域智慧能源建設,實現區域能源智能化管理,全面提升綜合能源服務質量和效益,形成能源互聯網示范。在城市副中心、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懷柔科學城、昌平未來科學城、新首鋼高端產業綜合服務區等重點區域,結合柔性直流配電、分布式電源、儲能等技術,推動綜合能源服務示范建設。

提升科技化智能化運維水平。依托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探索支持用戶配電室打造無人值守、遠程集控、智慧巡檢、智能診斷等智能運維新模式,實時掌握異常情況,實現全自動故障處理,進一步提高用電安全水平。結合先進信息通信技術,推動電力領域智能化運維水平升級和設備性能優化。

加強綠色低碳技術研究應用。積極開展配電網建模、仿真技術、潮流波動及運行控制分析研究,解決高比例分布式電源接入問題,實現源網荷儲協同交互控制,提升配電網綜合接納能力。開展源網荷儲協同互動和優化調度研究,構建源荷雙向互動支撐平臺,全方位提升新型電力系統負荷調度能力。探索區塊鏈、5G等前沿技術在電力領域點對點交易、電網管理和系統運行、可再生能源交易、電動交通等場景應用。

八、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穩妥推進市場建設

電力市場化發展的新形勢下,向改革創新要動力,完善電價形成機制,持續推進電力交易市場建設工作,采用“市場激勵+政府監管”的模式,持續深化電力中長期市場建設,培育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推進增量配電業務,構建有效競爭的市場結構和市場體系,確保本市電力市場化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

推進輸配電價改革工作。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和價格機制改革的決策部署,持續推進電價政策改革,按照“準許成本+合理收益”的原則,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開展輸配電價核定工作,進一步理順輸配電價結構。

推動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積極落實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責任,建立健全本市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實現多渠道消納可再生能源電力;積極研究推動綠色電力市場化交易保障機制和支持政策,推動本地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試點,有序擴大可再生能源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市場成熟期,積極引導電動汽車、儲能等新興市場主體參與綠色電力交易。加強與相關省市能源領域的深層次合作,探索建立綠電進京消納新模式,提升本地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

加強電力交易市場建設。加強與國家政策銜接,逐步完善相應交易政策和保障機制,引導工商業用戶進入電力市場參與交易。研究推動電力現貨市場建設,構建中長期與現貨交易協同發展、相互融合的電力市場運營機制,釋放市場活力,促進電源與負荷資源優化配置;深化零售市場建設,加強批發市場與零售市場銜接協同,促進電力用戶參與系統互動;鼓勵售電公司創新商業模式,研究微電網、分布式電源、儲能和負荷聚合商等新興市場主體獨立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積極探索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推動建立無功補償、調峰、“黑啟動”、容量備用等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化機制,逐步實現輔助服務有償化和市場化,提高電力系統安全可靠運行水平。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建立協同機制

建立多部門協同推進機制,將重點項目列入綠色審批通道和市政府督辦任務,加快推進電力項目落地建設;加強京津冀地區統一規劃與銜接,將跨區外受電項目建設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協調機制,共同推動外受電通道建設。

二、細化任務落實

強化規劃對“十四五”期間北京市電力發展的指導和約束作用,分解落實規劃的約束性指標、主要任務和重大工程,明確進度安排協調和目標考核機制,精心組織實施,確保本規劃按期完成。各重點電力企業要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積極有序推進規劃項目前期論證,保障規劃順利實施。

三、加強政策支持

積極發揮政府規劃政策約束引導作用,聚焦“碳中和”戰略目標,完善低碳導向價格政策和市場機制,持續深化能源價格、電力市場化等重點領域改革。充分銜接國家相關政策,加快研究本市綠色低碳發展路徑,建立綠電市場化交易機制,重點推動新形勢、新要求下的電能替代、尖峰電價、容量補償機制、儲能建設標準、需求側管理等支撐政策研究,為“雙碳”背景下電力安全穩定運行提供堅強有力政策保障。

四、強化評估調整

規劃實施年度中每年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回顧、梳理、評估,結合實施情況對規劃項目進行調整。堅持規劃中期評估和后評估制度,嚴格評估程序,委托第三方機構開展評估工作,對規劃滾動實施提出建議,及時總結經驗,分析問題,制定對策。針對規劃實施出現的重大問題,及時提出規劃調整建議。

五、注重宣傳引導

利用多種媒體方式,圍繞重點領域,深入開展規劃理念、目標任務及相關知識的宣傳解讀,提高公眾對規劃的認知,凝聚各方面力量參與規劃實施。針對電力建設施工所涉及的征地、拆遷等問題,做好工程前期宣傳和工程建設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確保工程項目順利實施,群眾利益得到合理維護。加強規劃信息公開,完善規劃實施社會監督機制。

第五章環境影響分析

“十三五”以來,本市電力清潔發展水平大幅提升,電力結構加速優化,綠色電力占比大幅提高,節能減排取得顯著成效。“十四五”時期,本市將重點通過大力開發本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擴大外調綠色電力規模等措施,進一步降低電力領域污染物排放。

一、強化環保制度

充分發揮電力規劃引導約束作用,推動北京市盡早實現“雙碳”目標,推進電力工業綠色低碳轉型,持續推動電能替代,不斷改善生態環境。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協同推進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與環境治理,生態保護修復。確保規劃實施后生態功能不退化,水資源不超載,基于環境保護目標的污染物排放總量下降,環境準入要求不降低。

二、預期效果分析

“十四五”時期,本市將新增全社會用電量219億千瓦時,預計增加二氧化碳排放1323萬噸、二氧化硫排放0.41萬噸、氮氧化物排放0.43萬噸、煙塵排放0.08萬噸。

“十四五”時期,本市將增加外來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適度降低本地燃氣發電負荷,降低電力供應污染物排放總量。到2025年,本地新增可再生能源消納總量173億千瓦時,預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45萬噸、二氧化硫排放0.32萬噸、氮氧化物排放0.34萬噸、煙塵排放0.07萬噸。

掃描二維碼推送至手機訪問。

版權聲明:本文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xp@gdliontech.cn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本文鏈接:http://www.dsgjg668.com/support/666.html

分享給朋友:

相關文章

消防物聯網系統維護管理怎么做:智慧消防消防物聯網系統維護管理方案

消防物聯網系統維護管理怎么做:智慧消防消防物聯網系統維護管理方案

  消防物聯網系統維護管理怎么做:智慧消防消防物聯網系統維護管理方案  1 設置消防物聯網系統的單位應有系統的管理制度、檢查檢測、設備運行、巡檢及故障記錄、系統操作與運行安全制度、應急管理制度、網絡安全管理制度、數據備份與恢復方案、維護保養的操作規程等技術文檔,并應保證系統處于工作狀態。  2 消防物聯網系統的維護管理可按本標準附錄H的要求進行,并應符合現行國家和行業標準《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GB25201、《建筑消防設施的維護管理》GA587的有關規定。  3 維護管理人員應掌握和...

智慧消防大屏平臺:高清LED屏助力開啟智慧消防新時代

智慧消防大屏平臺:高清LED屏助力開啟智慧消防新時代

  智慧消防大屏:高清LED屏助力開啟智慧消防新時代,消防指揮中心作為消防工作和部隊建設的信息中樞,是執行滅火和應急救援行動的調度平臺,還是協助指揮處置重大、突發、敏感事務的協調機構。  而我國消防指揮中心及其信息化建設的起步較晚,在信息的綜合處理和人工智能的應用方面還不夠成熟,不能滿足日益繁忙的社會搶險救災需要,如何緊跟時代發展,緊貼實戰需求,建設更加科學、更加智能的指揮調度體系,是當前各級應急管理部門面臨的首要任務。  智慧消防  智慧消防系統方案將 GPS、GIS、無線通信技術和計算機...

幼兒園消防安全知識-幼兒園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幼兒園消防安全方案

幼兒園消防安全知識-幼兒園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幼兒園消防安全方案

  關注消防,生命至上  幼兒園是幼兒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也是未成年人大量聚集的特殊場所。他們年齡小,活潑好動,個人表現欲強,自我約束能力差,辨明是非能力差,自我保護、救護能力差。  如何做好幼兒園消防安全工作,不僅關系到幼兒園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關系到幼兒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更重要的是關系到幼兒能否健康成長,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所以,做好幼兒園消防安全工作,尤為重要。  幼兒園火災常見隱患及火災預防  一、常見火災隱患  1、房門不暢通(門背后常堆積大量雜物)或只開一個門。  2、使用大...

一呼百應指揮調度平臺-“一呼百應”應急指揮平臺

一呼百應指揮調度平臺-“一呼百應”應急指揮平臺

  消防救援隊伍擔負消防保衛任務和應付突發事件雙重職能,承擔重大災害事故和其他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工作。  “一呼百應”指揮調度平臺深入貫徹落實作戰指揮體系,有效整合政府、企業、社會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救援專家各類應急救援資源,建立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應急管理部門統籌協調,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主調主戰,切實提升災害事故應急救援效能,各方應急救援力量密切協同的聯調聯戰工作機制。  挑戰CHALLENGE目前社會應急救援力量各類數據比較分散,數據更新不及時,沒有統一的應用平臺,導致在應急救援聯動...

智能接處警系統-智能接處警(智能指揮)系統

智能接處警系統-智能接處警(智能指揮)系統

一、專家解密 系統具有“自學能力”  系統由智能接處警系統和智能指揮系統兩部分組成,其中智能接處警系統著力提高消防救援隊伍及時接警、科學處警、快速反應的能力;智能指揮系統處于消防應急救援體系的中間環節,上連部局和總隊,下連各分指揮中心,橫向對接有關部門,為重大災害事故救援、跨區域作戰指揮,提供智能化輔助決策支撐。  系統充實完善類型預案力量調度數據庫、應急物資數據庫、地理信息數據庫等 7 大類數據庫信息 15000 余條。通過整合“智慧城市”“智慧消防”“雪亮工程”“天網工程”等平臺資源,將...

智慧消防平臺面向的主要客戶有哪些?

智慧消防平臺面向的主要客戶有哪些?

  智慧消防平臺面向的主要客戶有哪些?很顯然,是為政企客戶而來,是主要面向政府、企業、金融、醫療、教育等機構類客戶采購需求。未來消防會是高度數字化運營,人機協同、遠程辦公、消防安全將是消防行業核心產品訴求。  客戶渠道開拓;  1. 目標客戶  針對性的目標客戶畫像:一是客戶規模需超過*戶,仍在使用傳統火自報系統或傳統消防監控系統;二是所用終端平均在網多年,產品老化嚴重;重點關注國產高端品牌智能消防終端用戶群體。  2. 升級策略  通過客戶管理系統統一進行客戶梳理,與終端廠商共享客戶信息。包含...

九發改設審字〔2021〕312號關于九江市“智贛119”消防物聯網項目初步設計的批復

九發改設審字〔2021〕312號關于九江市“智贛119”消防物聯網項目初步設計的批復

  九發改設審字〔2021〕 312 號  關于九江市“智贛 119”消防物聯網項目初步設計的批復  九江數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  報來《關于請求批復九江市“智贛 119” 消防物聯網項目初步設計及概算的請示》 (九數產字〔2021〕 16 號) 及初步設計文本(中浙信科技咨詢有限公司編制) 收悉。 我委于 2021 年6 月 7 日在市工程咨詢中心組織有關專家對該項目初步設計進行了審查, 會后, 設計單位依據初設評審意見及市信息辦《關于對我市“智贛 119” 消防物聯網項目初步設計的技...

夷陵智慧消防:宜昌市夷陵區關于加快推進城區“智慧消防”建設的提案69號

夷陵智慧消防:宜昌市夷陵區關于加快推進城區“智慧消防”建設的提案69號

  夷陵智慧消防:宜昌市夷陵區關于加快推進城區“智慧消防”建設的69號提案  近年來,全區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消防事業發展,強化對消防工作的組織領導,加大消防事業投入,消防工作整體水平明顯提升。隨著夷陵城區加快建設,城市的容量不斷增長,高層樓宇不斷增加,城市公共消防安全形勢面臨新情況新問題,傳統的消防監管模式難以適應新形勢新挑戰。  一、傳統消防工作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孤島”問題制約工作效率提升。因為消防工作的綜合性,需要掌握各類信息資源,比如城市危險源、醫療、供水和供氣等基礎信息,以及...

消防安全智能監管系統(智慧消防安全監管平臺)

消防安全智能監管系統(智慧消防安全監管平臺)

概述消防安全智能監管系統依托智慧消防安全監管平臺,通過先進的物聯網技術、大數據分析和智能算法,實現了對火災風險的全面、實時、智能監控和管理。該系統由智慧視頻探測、智慧電氣火災探測、智慧溫度探測、智慧門控探測、智慧煙感探測和智慧水壓探測六個部分構成,能夠在火災發生時,除本地聲光報警外,系統還會即時自動報警至監控中心和業主手機。通過這一系列的智能探測和監控手段,系統不僅能夠及時提醒災情,為現場人員的疏散和撤離爭取寶貴時間,還能為災情的及時控制和現場搶救提供有力保障。系統組成消防安全智能監管系統由以下...

天津市社會消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通知要求深化智慧消防建設應用,將“智慧消防”融入“智慧城市”建設

天津市社會消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通知要求深化智慧消防建設應用,將“智慧消防”融入“智慧城市”建設

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天津市社會消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天津市社會消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照此執行。  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2021年8月3日        (此件主動公開) 天津市社會消防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消防工作是國家應急管理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

做智慧消防系統多少錢(一套智慧消防系統價格多少)

做智慧消防系統多少錢(一套智慧消防系統價格多少)

  做智慧消防系統多少錢(一套智慧消防系統價格多少)  目前,全多多地結合實際,主動融入“智慧消防”建設的大潮,推進消防技防工程建設,深化建筑消防設施聯網監測系統應用,動態監控、立體呈現聯網單位消防安全狀態。在現有固定消防設施的基礎上,融入更多新的技防手段,更加動態的掌握建筑信息,更加精準的防控火災,通過科技的后端實現對單位消防設施、消防用水、值班履職等日常管理的實時監測,有效解決傳統消防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各種弊病,實現移動辦公、智能監管、安全服務等便民需求。積極構建智能化日常運行體系和緊急情況下...

智慧式用電安全監控系統(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慧用電安全系統)

智慧式用電安全監控系統(一種基于物聯網的智慧用電安全系統)

概述智慧式用電安全監控系統是一種集成傳統電氣火災遠程監控系統與現代信息技術(如物聯網、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于一體的電氣安全解決方案。該系統旨在通過智能化手段,實時監測電氣線路的安全狀態,從而有效預防電氣火災等安全事故的發生。力安科技作為這一領域的先行者,自主研發了“智慧用電”系統,通過其先進的技術手段,實現了對電氣火災的早期預警和高效管理,大大降低了電氣安全事故的風險。組成智慧式用電安全監控系統主要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智能傳感器:包括智慧安全用電探測器、漏電互感器、溫度傳感器及故障電弧探測器等...

文博古建智慧消防解決方案(文博古建安消一體化解決方案)

文博古建智慧消防解決方案(文博古建安消一體化解決方案)

  針對文博古建存在的木質結構多、耐火等級低、火點多、面積廣等問題,力安科技文博古建智慧消防解決方案,針對古建筑內易發的電路老化、破損等現象,通過物聯網智能設備對博物館當前用電回路上的電壓、電流、漏電等狀態實時在線監測。當發生異常時,系統將聯動移動端及客戶端實時告警,確保做到對火災險情的早發現、早報警、早處置,全面提升了文博古建的消防安全管理效率。  圍繞可見及不可見兩大類場景,力安科技通過多種智能設備應用,支持對目標單位全面可視化覆蓋和安消一體化升級。  可見場景下,針對景區常見的抽煙、攜帶危...

消防報警主機聯網方案(傳統消防報警主機怎么聯網實現智慧消防)

消防報警主機聯網方案(傳統消防報警主機怎么聯網實現智慧消防)

  傳統的消防體系最大的問題是什么?  太多的系統和數據,復雜且沒有條理,往往讓操作人員不知所措。系統輸出大量的信息,且在不斷地增加,很多數據還來不及處理,新的數據又出現了,重點數據往往容易被忽略。信息需要手動整合/糾正,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有限的人力和預算造成操作效率低,效果差。安防和業務風險隱患很多。  消防報警主機聯網方案解決的什么問題?  通過開放式集成平臺 將數據轉換為知識 集中式管理和控制 自動化工作流和預案 強大的業務邏輯引擎 傳達可執行的信息 中心與現場的溝通和報告  消防報警主...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指南(試行)》安委辦函〔2021〕45號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指南(試行)》安委辦函〔2021〕45號

城市安全風險綜合監測預警平臺建設指南(試行)     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2021年9月  第一章  目錄一、重要意義................................................................................. 1二、總體要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沙发午睡系列| 国产婷婷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爽|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亚洲第一在线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国产又黄又大又粗视频|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人妻| 日韩视频在线观看|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99久久人人爽亚洲精品美女| 精品国产免费人成网站|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蜜芽| 精品国色天香一期二期| 亚洲色www永久网站| 日本大骚b视频在线| 色婷婷综合久久久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网禁拗女稀缺资源在线观看| 无码中文字幕日韩专区|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放毛片| 无码不卡av东京热毛片|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精品| 波多野结衣绝顶大高潮|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福利| 欧美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久网下载| 在线播放无码高潮的视频| 影音先锋中文字幕无码资源站| 久久av高清无码|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ass年轻少妇bbwpic精品| 无套内谢老熟女| 同性男男黄gay片| 女人流白浆和喷水哪种是高潮|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裸体歌舞一区二区| 久久无码字幕中文久久无码|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